忘不了栩栩如生的秦始皇兵馬俑,、令人震撼的長恨歌,,忘不了特色小吃的美味和第一次掰饃吃牛羊肉泡饃的樂趣,忘不了泛舟漢城湖賞美景的愜意……今年5月,,臺灣70余名師生在三秦大地參觀景點、體驗民俗,、品嘗美食,,度過了一段精彩而難忘的時光。
文化陜西底蘊深
天漢雄風,,絲路之源,。臺灣研學旅行團70余名師生在西安漢城湖景區(qū)參加了漢禮儀體驗和絲路文化主題展活動,深度體驗漢朝文化,,感受中華禮儀之邦的內涵,。
在絲綢之路主題館大廳,來自臺灣佛光大學的余昔若同學說,,圍繞長達110米的張騫出使西域模擬沙盤,,跟隨講解員從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開始參觀,途經蘭州,、威武,、伊朗一直到羅馬,對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和絲綢之路沿線的地域風貌有了深刻了解,。
在漢禮儀體驗活動上,,大家穿漢服、行漢禮,,認真學習了吉禮,、兇禮、軍禮,、賓禮,、嘉禮五大禮儀�,!胺浅O矚g漢服,,穿上感覺非常漂亮,也顯得很有氣質,,漢朝禮儀的每個步驟都很講究,。通過今天的體驗活動,,對漢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�,!迸_灣義守大學的黃柏禎說,。
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,。在漢城湖景區(qū)博物館七層露天觀光處,,同學們登高遠望,漢城湖波光粼粼,,園中草木萋萋,,漢長安城遺址盡收眼底。年過40的臺灣研究生牛福榮快速按著照相機快門,,仿佛要把眼前的美景都裝進他的照相機里,。
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譽為“世界第八大奇跡”,先后已有200多位國家領導人參觀訪問,,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,。在參觀兵馬俑一號坑現(xiàn)場時,來自臺灣義守大學的鄭伊庭和吳進皇同學說,,看到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和精致的銅馬車時,,感到非常壯觀和震撼,為古代能工巧匠們的高超技藝所折服,。
在游人如織的華清宮景區(qū),,同學們在每一處景點駐足觀賞,不少即將畢業(yè)的同學還帶來了學士服合影留念,,用鏡頭記錄下這段美好而難忘的畢業(yè)旅程,。大型實景歌舞表演長恨歌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為主線,以舞訴情,,以勢造情,,演繹了一場讓人置身其中,恍若夢境的愛情盛筵,,震撼了臺灣學子們的心。
臺灣聯(lián)合大學劉煥云老師說,,華夏文明,,薪火相傳,此次研學之行是尋根之旅,、文化之旅,,通過這幾天的實地體驗,臺灣學子們受益匪淺,�,!坝巍迸c“學”相結合,,達到知行合一,是此次研學旅行的意義,,也是學子們的期望,。
互動交流共促進
在陜西工商職業(yè)學院,臺灣學子們同該校學生一起交流互動,;在中瑞酒店管理專業(yè)的導游課上,,海峽兩岸的學子們在同一間教室里,認真聽老師講課,,一個個精彩有趣的歷史典故深深吸引了兩岸學子,,每講到精彩之處,教室里總會響起熱烈的掌聲和同學們爽朗的歡笑聲,。講課之余,,老師還給臺灣的學生現(xiàn)場教了幾句有趣的陜西方言:沒麻達、諞閑傳,、咥飯,,大家一起朗讀著,課堂氣氛十分活躍,,彼此間很快打成了一片,。
陜西厚重的歷史文化是華夏文創(chuàng)的基因庫。在陜西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責任公司文創(chuàng)產品展廳,,同學們參觀了文創(chuàng)產品,,其中一件“六駿錦程瓷盤”是華夏文創(chuàng)與臺灣法藍瓷合作開發(fā)的,以唐代昭陵六駿為核心元素,,引起了臺灣學子的興趣,。在這里看到兩地文化元素互相融合,同學們感到很親切,,很感興趣,,戀戀不舍地欣賞著每一件作品。
陜西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與大家分享了陜文投公司的品牌形象和企業(yè)文化,,同學們也積極發(fā)言,,就文創(chuàng)產品產業(yè)周期以及版權等問題進行了交流互動。
特色美食特色多
來陜西旅行,,品嘗特色美食是不能錯過的,。陜西省旅游發(fā)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在老孫家牛羊泡饃館歡迎遠道而來的臺灣學子,其間還向同學們介紹了陜西的特色美食并現(xiàn)場教他們怎樣掰饃,。
“要自己掰,?掰多大?”對于第一次體驗自己掰饃吃牛羊肉泡饃的臺灣同學來說,這真的是一件新鮮有趣的事情,,趕緊錄了下來,。經過自己動手吃到美食的那一刻,同學們驚呼“太好吃了”,。陜西特色美食果然名不虛傳,,臺灣學子感嘆道。
回民街的美食琳瑯滿目,,讓來自臺灣的學子嘖嘖稱贊,,百年老字號德發(fā)長的餃子宴,更是讓他們驚喜連連,。臺灣高雄餐旅大學的鄭永年同學說,,在臺灣餃子的種類不太多,今天突然見到五顏六色,、形式多樣的餃子,,很是驚喜�,!磅庺~躍龍門”“金玉滿堂”“十三朝古都”等寓意吉祥的各種餃子,,既讓大家開了眼界,又了解了陜西的餐飲文化,。
5天4夜的陜西之行圓滿結束了,。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,臺灣義守大學的李鈺涵說,,這次陜西之行感觸頗深,,收獲很多,喜歡陜西的特色小吃,,喜歡西安這座古老而又時尚的城市,,喜歡樸實熱情的陜西人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