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鄒城研學旅游邁向新時代   - 研學動態(tài) - 中國研學旅游推廣聯(lián)盟

熱門關鍵詞:  推廣  旅游  線路  研學基地

山東鄒城研學旅游邁向新時代

作者:張令偉 劉娜   來源:旅游參閱   時間:2017-12-30 23:59:55  

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2017年會在孟子故里鄒城隆重舉行

1229-30日,山東省鄒城市研學旅游推廣暨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2017年會在孟子故里鄒城隆重舉行,。濟寧市旅游委,、鄒城市政府領導、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成員單位代表,、鄒魯研學旅游基地單位代表,、省內媒體記者以及鄒城市重點地接旅行社負責人等80余人參加了會議。


會議期間,,參會嘉賓分別對孟廟孟府,、嶧山景區(qū)、上九山古村等鄒魯研學旅游基地實地復核,,重點考察了研學旅游基地建設,、研學線路打造、研學產(chǎn)品體驗等,。隨后召開的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常務理事會上,,聯(lián)盟秘書處回顧了2016-2017年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工作,調整充實了聯(lián)盟常務理事成員,,對各類研學標準進一步分類細化,,研討9處已掛牌鄒魯研學旅游基地的發(fā)展情況以及全國各地“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研學基地”掛牌工作,并就聯(lián)盟運維資金籌措及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進行了認真梳理和討論,。

30日上午召開的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年會上,,鄒城市政府副市長吳婧出席。吳婧介紹,,鄒城是亞圣孟子的故鄉(xiāng),,是“鄒魯文明”的發(fā)源地。鄒城市以弘揚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為己任,,按照“文旅共興”和“旅游+”的發(fā)展思路,,在聯(lián)盟各理事單位的大力支持下,成功打造了一批研學旅游線路產(chǎn)品和文化體驗項目,。

會上,,鄒城市旅游局、鄒城旅行社代表介紹了研學旅游成果,。常務理事會書面發(fā)布了《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服務標準》,、《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研學基地建設標準》;通報了2016年掛牌“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研學基地”復核結果,;確定濟南,、泰安,、菏澤、棗莊,、臨沂,、濟寧,、徐州等地研學旅游代理商并頒發(fā)證書,。

據(jù)了解,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自20151月成立以來,,致力于鄒魯研學旅游研究推廣和市場開發(fā),,為鄒城市研學旅游發(fā)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鄒城市旅游局局長劉強表示,,下一步,,鄒城市旅游局將繼續(xù)加強與鄒魯研學旅游聯(lián)盟的密切合作,進一步整合研學旅游資源和產(chǎn)品,,搭建研學旅游營銷平臺,,不斷提高鄒城研學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,助推鄒魯研學,,特別是鄒城研學,,全面推動鄒城市旅游產(chǎn)業(yè)做大做強。(張令偉 劉娜)


延伸閱讀:得天下英才而教之


   《莊子•天地》:“其在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者﹐鄒魯之士﹐縉紳先生﹐多能明之,�,!�

何為“鄒魯”?鄒,孟子之地,,魯,孔子之地,,或言鄒為孔子誕生地,魯為孔子故鄉(xiāng)者也,。史圣司馬遷專程到鄒城考察,,“觀孔子之遺風,鄉(xiāng)射鄒嶧”,。兩千多年來,,“鄒魯”一詞一直作為儒學發(fā)源地和文教興盛之地的代稱。

   鄒城是一片神奇的土地,。早在6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,,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,大汶口文化,、龍山文化等史前文化遺存極為豐富,,是東夷文化的重要活動中心。有典籍記載的歷史就有3000多年,。這里是儒學的發(fā)源地,,養(yǎng)育了孔子,,也誕生了孟子。而今,,鄒城市則以孟子名世,。孟子,亞圣,,儒學之繼往開來者,,“功不在禹下”也。

   孟子,,(前372-前289),,姬姓,孟氏,,名軻,,字子輿,一說子車,、子居,,儒家學派代表人物,與孔子并稱“孔孟”,。唐思想家韓愈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“道統(tǒng)”人物,,元朝追封孟子為“亞圣公”,尊稱為“亞圣”,,所著《孟子》,,語錄體散文集,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,,共七篇,,史稱“孟子七篇”。他對孔子極為尊崇,,說:“自生民以來,,未有盛于孔子也”。孟子繼承孔子仁政學說,,在戰(zhàn)國合縱連橫年代,,建構了自己的學說。與孔子一樣,,他力圖將儒家政治理論和治國理念推行于天下,。

   他在45歲左右,率弟子游學各國,。第一次到齊國,,宣揚“仁政無敵”主張,但很不得志,“王饋兼金一百而不受”,,離開齊國,,所謂“道不同不相為謀”也。

   前329年左右,,孟子到宋國,。路過的滕文公見到孟子。孟子說:“世子疑吾言乎,?夫道一而已矣,。”不久,,孟子接受宋君饋贈的七十鎰金,,離開宋國,。滕文公繼位,,親自向孟子請教如何治理國家。

   前320年,,他離開滕國到魏國,。魏惠王問:“叟,不遠千里而來,,亦將有以利吾國乎,?”孟子說:“王,何必曰利,,亦有仁義而已矣,。”提出著名的“義利觀”,,要施仁政于民,,未得到梁惠王重視。孟子離開魏國,。

   孟子于齊宣王二年(前318年)左右再游齊國,,受到禮遇。齊宣王想效法齊桓公,、晉文公圖謀霸業(yè),,孟子要他實行“仁政”。前314年,,齊宣王伐燕,,大獲全勝,但遭到天下強敵環(huán)伺,,齊宣王對孟子說:“諸侯多謀伐寡人者,,何以待之?”孟子說:“王速出令,反其旄倪,,止其重器,,謀于燕眾,置君而后去之,,則猶可及止也,。”宣王不聽,,于是“燕人畔”,,齊國遭受重大損失。王曰:“吾甚慚于孟子,�,!泵献訉R宣王言很多,并未見用,,便準備回鄉(xiāng),。齊宣王派人告訴孟子:“我欲中國(國都中)而授孟子室,養(yǎng)弟子以萬鐘,,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,。”他只是拿孟子做個招牌而已,。孟子在邊境停留三宿,,希望齊宣王悔而招之,以在齊國有所作為,,但沒有如愿,。

   前312年左右,當秦,、楚正要交戰(zhàn)時,,孟子遇到宋牼,準備去說服秦,、楚罷兵,。孟子問用什么去說秦、楚,?宋牼說:“我將言其不利也,。”孟子反對言“利”,,主張講“仁義”說之,。孟子再游宋國,弟子萬章問:“宋,,小國也,。今將行王政,齊楚惡而伐之,則如之何,?”孟子說,,湯、武行王政,,“而無敵于天下”,,“茍行王政,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,,欲以為君,。齊楚雖大,何畏焉,?”

   不久,,孟子離開宋國到魯國,魯平公將要去拜訪孟子,,卻被佞臣臧倉說了壞話,,于是作罷。孟子說:“吾之不遇魯侯,,天也,。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?”

   孟子曾經(jīng)游歷齊,、宋、滕,、魏,、魯?shù)葒昂笥卸嗄�,,一生�?jīng)歷,,很像孔子,他長期從事講學活動,,中年以后帶弟子周游列國,,隨從弟子曾經(jīng)“后車數(shù)十乘,從者數(shù)百人”,�,?傊鋵W說不被所周游國君采用,,晚年便回到故鄉(xiāng)從事教育和著述,,“得天下英才而教之”,與萬章等整理闡發(fā)孔子思想學說,,寫成《孟子》七篇,。



首頁 | 時政新聞 | 聯(lián)盟簡介 | 研學動態(tài) | 聯(lián)盟單位 | 政策法規(guī) | 研學基地 | 聯(lián)盟公告 | 聯(lián)盟TV | 活動現(xiàn)場 | 聯(lián)系我們

Copyright © 2016-2017 中國研學旅游推廣聯(lián)盟

地 址:中國●山東濟寧市任城區(qū)太白湖區(qū)第23屆省運會指揮中心E0627   秘書處:0537-2222409 15505375387(微信)

魯ICP備11013863號-5

 

 
QQ在線咨詢
聯(lián)盟秘書處
2176512551